載波的相位對其參考相位的偏離值隨調制信號的瞬時值成比例變化的調制方式,稱為相位調制,或稱調相。調相和調頻有密切的關系。調相時,同時有調頻伴隨發生;調頻時,也同時有調相伴隨發生,不過兩者的變化規律不同。實際使用時很少采用調相制,它主要是用來作為得到調頻的一種方法。調相即載波的初始相位隨著基帶數字信號而變化,例如數字信號1對應相位180°,數字信號0對應相位0°。這種調相的方法又叫相移鍵控PSK,其特點是抗干擾能力強,但信號實現的技術比較復雜。
常用的類型為基于普克爾斯盒的電光調制器和液晶調制器,還可以利用熱致光纖折射率變化或者長度變化,或者通過拉伸改變長度。在集成光學領域中用到各種相位調制器,其中調制的光在波導中傳播。
相位調制器,強度調制器和IQ調制器都是光通信系統中常用的外部調制器,主要作用就是將各種調制格式的調制信號加載到光波上。調相實現常見的有三種方法,分別是可變移相法調相、可變時延法調相、矢量合成法調相。
重要性質包括:
1、相位調制的大小(決定了調制指數和邊帶的相對功率);
2、需要的驅動電壓;
3、調制帶寬(調制頻率范圍),電光調制器為GHz量級,采用熱效應或者液晶材料的器件則遠小于該值;
4、器件的工作帶寬;
5、器件孔徑,限制了調制光束的光束半徑;
6、器件的外部尺寸。